欢迎来到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4-05-04 编辑: 浏览次数:

一、课程中文名称:测量学

二、课程英文名称:Surveying

三、课程编码:ZB0610230

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二学期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地图学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及了解现代高新测量技术,并具灵活运用测量、地图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于实践,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是水利、建筑、园林、测绘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八、教学方法:板书教学

九、考核方法:本课程最终成绩=课程考试成绩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1、选用教材:《测量学》王耀强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目:《测量学实验指导书》王耀强教授主编,内蒙古农业大学出版。

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章次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讲课

实验

1

第一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2

2

 

2

第二章

水准测量

6

4

2

3

第三章

角度测量

8

4

4

4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

4

 

5

第五章

测量误差基础知识

6

6

 

6

第六章

平面控制测量

6

6

 

7

第七章

高程控制测量

6

4

2

8

第八章

地形图的测绘

8

4

4

9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2

2

 

10

合 计

48

36

12

 

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测量基本知识(2学时)

一、教学目的:介绍测量学的概念,测量学的任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掌握平面图、地形图、比例尺的概念,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掌握)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熟练掌握)

第三节 平面图、地形图、地图、断面图;(掌握)

第四节 比例尺;(熟练掌握)

第五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测量工作;(熟练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地面点位的确定;比例尺。

(二) 教学难点

高斯投影。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绘图说明、讲解。

第二章 水准测量(6学时)

一、教学目的

讲解水准测量原理及水准路线施测方法,校核措施与成果整理。

介绍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熟练掌握)

第二节 水准仪和水准尺;(熟练掌握)

第三、四节 水准测量方法;(熟练掌握)

第五节 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熟练掌握)

第六节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掌握)

第七节 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了解)

第八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水准测量原理与水准仪的应用、水准测量的实施。

(二) 教学难点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使用仪器演示性教学。

第三章 角度测量(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介绍经纬仪的构造性能,讲解经纬仪的操作技术,测量水平角、竖直角,经纬仪的检验方法与校正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

第三节 电子经纬仪;(熟练掌握)

第四节 水平角测量;(熟练掌握)

第五节 竖直角测量;(熟练掌握)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掌握)

第七节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了解)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角度测量原理与经纬仪仪的应用。

(二) 教学难点

方向观测法的限差要求。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使用仪器演示性教学。

第四章 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4学时)

一、教学目的

学会距离丈量的方法;经纬仪视距法;用红外测距仪测距的方法;明确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及罗盘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距离丈量;(熟练掌握)

第二节 视距测量;(熟练掌握)

第三节 红外光电测距;(掌握)

第四节 直线定向;(熟练掌握)

第五节 距离方位角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视距测量、直线定向、坐标正反算。

(二) 教学难点

方位角的计算。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图解教学、课堂练习。

第五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6学时)

一、教学目的

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误差传播定律;权的概念和应用等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掌握运用本章内容进行测量内业近似平差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熟练掌握)

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指标;(熟练掌握)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掌握)

第四节   等精度观测值中误差。(掌握)

第五节   权的特点和定权方法;(熟练掌握)

第六章 平面控制测量(6学时)

一、教学目的  

讲解导线测量(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交会定点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了解)

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熟练掌握)

第三节 交会定点;(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二) 教学难点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例题详细讲解。

第七章 高程控制测量(6学时)

一、教学目的

   介绍高程控制测量的两种方法,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观测程序、精度指标和记录格式以及内业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内业平差计算;(熟练掌握)

第四节 三角高程测量的外业观测、内业平差计算;(熟练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二) 教学难点

四等水准测量在一测站的观测程序及表格填写。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图解教学、实验教学。

第八章 大比例地形图测绘(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介绍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明确等高线的特性及等高线的表示方法,学会利用大平板仪和全站仪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掌握)

第五节 大平板仪测绘地形图的方法、等高线的勾绘;(熟练掌握)

第六节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和复制。(了解)

第七节 数字化测图的方法;(熟练掌握)

第八节 内业编图的方法。(熟练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

(二) 教学难点

全站仪的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

第九章 地图及其应用(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介绍地形图的编号和分幅等基本知识以及掌握如何阅读地形图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熟练掌握)

第三节 地形图的符号表示方法和阅读;(熟练掌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

地形图的编号和分幅、地形图的符号表示方法。

(二) 教学难点

地形图的编号和分幅。

(三)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课堂讲解。

上一条:《测量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下一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