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童新
职称:副教授
通讯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 010018
电子邮箱: xintong@imau.edu.cn
基本情况
主要从事寒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环境与农业定量遥感以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核心成员,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骨干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题、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专题、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水利科技项目专题等9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
教育背景
2011.9—2016.6,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工学博士
2006.9—2010.6,河北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履历
2024.9—至今,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1.10—2024.9,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7.8—2021.10,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系,讲师
2014.9—2016.3,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生物农业工程系,Vijay P. Singh教授组内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1.寒旱区生态水文
2.环境与农业定量遥感
主讲课程
本科生:地下水文实验、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
硕士研究生: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及应用
科研项目
1. 2024.7—2028.6,变化环境下十大孔兑水系连通转化关系及地表-地下水功能改善——十大孔兑水系关键要素辨析及时空演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技项目专题,40万,专题负责人
2. 2023.12—2027.11,黄河几字弯区地下水—河湖系统保护与产业适水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弯区地下水-河湖复合系统多要素协同解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题,180万,专题负责人
3. 2022.7—2025.6,黄河内蒙段十大孔兑流域洪旱灾害防御应对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公益领域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50万,项目主持人
4. 2022.1—2025.12,半干旱沙丘-草甸梯级生态系统植被多要素协同优化机制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5万,项目主持人
5. 2021.1—2023.12,草原内陆河流域生态退化与绿色恢复的水文监测与调控技术——变化环境下草原内陆河流域生态退化与恢复机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课题,25万,课题负责人
6. 2020.5—2023.4,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水文退化和恢复机制与绿色发展的水资源调控技术示范——中小尺度蒸散发观测试验与水文气象要素的系统辨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专题,78万,专题负责人
7. 2019.1—2021.12,半干旱典型固沙灌木水分调控机理及其对干旱胁迫与持续降水的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6万,项目主持人
8. 2018.1—2020.12,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生态健康遥感监测及其关键水文气象因子辨识研究,内蒙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6万,项目主持人
9. 2019.7—2020.7,联合“空-地”高光谱遥感的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草地生物量精确反演,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0.5万,指导教师
奖励与荣誉
1. 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心)植根北疆社会服务人才
2. 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 2022年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4. 2021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5. 2020-2021学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6. 2019-2020学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7. 2019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8.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9. 2017年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优秀博士人才第三层次
学术成果
专利:
1. 一种湖泊水位监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ZL 202321469029.5
2. 一种测定沙地土壤蒸发的观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ZL 202322030723.3
3. 用于高碱高盐度水体设备的防腐防锈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ZL 202310170509.X
4. 一种水体流速动态监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ZL 202121673651.9
软著:
1. 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系统V1.0, 2024SR0785857.
2. 基于RGB阈值法的图像植被盖度反演系统[简称:txzbgdfyxt] V1.0,2021SR1367085.
著作:
1. 农业用水水量核定计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参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4.
近期发表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1. 籍健勋, 童新*, 段利民, 刘小燕*, 巩钰, 刘廷玺. 内蒙古河套灌区所在流域植被NPP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环境科学, 2025.
2. Yusen Wang, Xin Tong*, Limin Duan, Tingxi Liu*, Shuo Lun and Wenrui Zhang.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8-Day 30m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Inner Mongolia and Its Response to Land Cover Changes.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25.
3. Xin Tong, Limin Duan, Tingxi Liu*, Zhenlei Yang, Yixuan Wang and Vijay P. Singh. Estimation of grassland aboveground biomass combining optimal derivative and raw reflectance vegetation indices at peak productive growth stage. Geocarto International, 2023, 38(1):2186497
4. 童新, 高瑞忠, 贾德彬, 刘廷玺, 段利民. “地下水动力学”课程建设新途径及其实践探讨. 教育教学论坛, 2023(8): 79-82.
5. 童新, 杨震雷, 张亦然, 吴宇辰, 段利民. 基于不同阶微分高光谱植被指数的牧区草场地上生物量估算. 草地学报, 2022, 30(9): 2438-2448.
6. Xin Tong, Limin Duan, Tingxi Liu* and Vijay P. Singh. Combined use of in situ hyperspectral vegetation indices for estimating pasture biomass at peak productive period for harvest decisi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2019, 20(3):477-495.
7. 段利民, 童新*, 刘廷玺*. 各向异性反射对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植被盖度估算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12): 2125-2135.
8. Xin Tong, Tingxi Liu*, Vijay P. Singh, Limin Duan, and Di Long. Development of in situ experiments for evaluation of anisotropic reflectance effect on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for vegetation cover.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6, 13(5):636-640.
9. 童新, 刘廷玺*, 杨大文, 段利民等. 半干旱沙地-草甸区水面蒸发模拟及其影响因子辨识. 干旱区地理, 2015, 38(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