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水建记忆●忆昔抚今】山高水长,百舸争流——彭祥
发布时间:2022-09-08 编辑:张艳凤 浏览次数:

屈指一算,从母校毕业至今,已整整30个年头了。30年间,白驹过隙,母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魂牵梦萦。学子之于母校,犹如一线风筝的两端,一个心心念念、不离不弃,一个展翼游弋,难舍难分。也正是这个原因,收到母校70周年华诞的约稿函,百感交集。

《礼记·大学》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母校的精心培育,不仅锻造了我格物穷理的业务本领,也根植了我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我于1988年9月就读内蒙古农业大学(时为“内蒙古农牧学院”)水利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短短4年的光阴,我大部分是在课堂、图书馆和篮球场度过的。比较起来,尽管母校与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相比名气不大但朴实无华,有着十分精干专业的教育科研团队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大学毕业后,我经历了先工作、再考研,又工作、再读博等多次历程,先后于1997年获得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博士学位,我的学习成长与在母校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息息相关。此外,在母校多方面的综合历练和学习,为我日后先后经历基层水利单位、新闻出版单位、水利部机关、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与水利水电科研机构等多部门、多岗位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动力源泉。尽管已届中年,每逢周末几乎都能持之以恒地在篮球场上飞奔是我自大学以来就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

尤为记忆犹新的是舒子亨、陈汝娟教授对我的培养和关爱。舒老师、陈老师分别教授我们水工建筑物和土力学。两位老师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待人和善,他们共同带我完成的《土坝暗管排水模型实验研究》毕业设计开启了我此后的科研之旅。两位老师毕业清华、支边内蒙古,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正是在他们的引见、鼓舞和鞭策之下,我在内蒙古红山水库工作两年后,考上了他们的清华学长——黎保琨教授的硕士。毕业以后,我经常收到他们的电话和信函。令人遗憾的是,陈汝娟老师早些年因病谢世,弥留之际,我赶到内蒙古人民医院去探望,由于长期遭受病魔困扰她已骨瘦如柴、气若游丝,临别时强撑着身体叮嘱我“注意身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感悟和不断回忆的旅程吧。在母校70周年华诞之际,坚信所有曾经共同见证过母校成长和荣耀的师长学友们,心始终在一起。

我们有幸生长在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时代。愿母校乘风破浪、桃李芬芳,愿母校的学子们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也愿母校与学子共成长。

C14F

上一条:【水建记忆●忆昔抚今】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和平

下一条:【水建记忆●忆昔抚今】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奋进更百年——杨贵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