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水建记忆●忆昔抚今】承工匠精神,传水建之魂——杜晓蕙
发布时间:2022-09-08 编辑:张艳凤 浏览次数:

白驹过隙,倏忽双秋。追忆过往,求学青城五载之年,清晰如昨,心思澎湃,难以言表万一。内蒙天高辽阔,仿若母校师生之坦荡胸怀。日月梭七秩,锦绣绘新篇。贺母校内蒙古农业大学70周年华诞之际,身为15级水建院建筑学子,幸得师长领导抬爱,得邀拙笔一篇,借此庆生,阐抒胸意,此处借只纸片言,聊表万分谢忱。

2015乙未年暮秋,怀揣敬畏之心,求学异乡,心中惴惴又不乏期待。建筑学科于我,乃心之所向,求知若渴。有幸师从系主任贾文亮教授,常念师恩,谢无疆焉。贾文亮教授,传道授业解惑,倾囊相助,概万分学识,至平素困顿。感经师易遇,人师难遇。所遇恩师,乃人生之大幸。恩师贾文亮,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祈尊师珍重贵体,乐享年华为要。

恩师提点之下,更为谨言慎行,奉行曾子所言,日省吾身,修身养德,醉心学业,不敢懈怠分毫。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于是克己复礼,求正道学业而修心好学。建筑学乃心之所向,不甘泯然众人,古有仲永受于天之通悟,不使学,卒之为众人。吾自知愚钝,不受之天,固众人,心怀鸿鹄之志,必要付出万分努力,才能得之以分毫。因识弱健忘,所读书必手抄,如是三四始已,坎坷异常。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课堂之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得以答疑解惑,即吾师道也。恩师乃吾之伯乐,尽心传授,给予鼓励指导,感念至深,励志发奋图强,不负师之所望。

恩师乃君子,明辨君子小人。秉承公正之道,规矩严明,入校之始即知人善用,杜绝后患。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欧阳修《朋党论》中所言: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班级同仁,皆淳朴清流之辈,求知若渴。古有孟母三迁,为寻学风融洽之地。吾何其有幸,不寻便身处其中。同窗皆求知热情高涨,从未有孤独之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求学之路乐趣非凡。同窗之间,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恩师王鹏,亦师亦友,常激励奋进。学识之高深,传授之生动,令人钦佩万分。方案课上,吾常以天马行空之方案应对,恩师给予宽容,助我尝试,感念万分。且点评精妙绝伦,深刻非凡。恩师张琮,从业多年,资历深沉。其责任感与严谨令人钦佩至深。其年长于吾,其闻道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得此淑遇,乃吾之所幸。感申向东、郭丽娟、张宇、乌云、王海龙、张剑锋等众多恩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母校之恩,当结草衔环以报。盖上有长者提携,下有同僚互助。不敢懈怠分毫,遂略有建设,得以承校恩,获保研之机会,得以深造进取。肆已毕业两年,今大连理工院校在读。忆起母校种种画面,仍旧色泽生动。

年华流转,不变母校之恩。岁月如歌,永恒恩师教诲。再忆内蒙古农大校歌:“在祖国北疆的草原青城里,有一座美丽的校园桃李芬芳。”旋律在耳,校风永续。承袭母校校训:团结、求实、博学、创新。不忘母校教导之恩。

孔子曰:“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乃成功之基本素养。水建之人,事国家之建设,念人民之所需,应追求卓越,忠于职守。工匠精神,乃内生动力,其执着与坚持,为成长之路道德指引,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凝神聚力,得事业之长青。国家所需之人,必具备“大国工匠”精神,艺痴者技必良,术业专攻专精,加之创新突破,必能成就事业。

疫情肆虐,人心浮动,年轻一辈,必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惟愿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愿母校活力永注,培育世代英才,淬炼于岁月风雨,仍旧活力青春,坚守肃立,精神源远流长。七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栉风沐雨,弦歌不辍。愿承工匠精神,传水建之魂。思国家所需,念国家所念。争做华夏桃李,担当我辈之使命。书短意长,不尽欲言。

上一条:【水建记忆●忆昔抚今】巍巍学府喜迎七十华诞,莘莘学子再忆师生情谊——乔冬梅

下一条:【水建记忆●忆昔抚今】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和平

关闭